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信息

国家文旅部产业发展司司长缪沐阳谈“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

发布日期:2023-03-31
信息来源:乡创中国
“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是以创新理念为指导,推动文化产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的人才保障。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把“文产特派员”制度作为文化和旅游产业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抓手,营造城乡互动、产业融合、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环境。


*本文整理自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司长缪沐阳在河南省“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试点过程中的三次到访和讲话。


2022年7月31日

“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试点启动会


2022年7月31日,“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试点启动会在河南信阳光山县举办。河南省作为 试点,率先推行实施这一制度,选择信阳市光山县、洛阳市栾川县、焦作市修武县和济源市等三县一市的20个村落进行特派。


640 (1).jpg

缪沐阳司长在“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试点启动会上讲话


以下是缪沐阳司长在启动会上的讲话内容:


很高兴和大家相聚在信阳光山,参加河南省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试点启动仪式。在此我谨代表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对活动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的“启动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今年3月份文旅部会同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国家开发银行制定出台《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

《意见》围绕文化产业重点领域,通过实施人才、项目、用地等一系列的政策举措,引导文化产业机构和工作者,深入乡村对接帮扶和投资兴业,全面赋能乡村经济社会发展。

《意见》出台以来,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巨大反响,对吸引文化产业机构和工作者关注乡村、深入乡村、服务乡村、投资乡村起到积极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要创新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重新激发乡村现有人才活力,因此《意见》提出要探索实施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建立汇集各方人才的有效机制。“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正是以创新理念为指导,推动文化产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的人才保障

《意见》发布后,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立足全省乡村文化和旅游资源禀赋,会同省乡村振兴局率先试点推行“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今天举办的“文产特派员”制度试点启动会既是将创新制度推动落地,也是对前一阶段成果的发布展示和总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希望河南省以“文产特派员”试点启动为契机,进一步整合各方力量,用好用足政策,大胆先行先试,推动相关工作取得新突破,力争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对 文化和旅游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希望开展试点的县市要抓住此次机遇,以“文产特派员”试点为抓手,紧紧围绕创新驱动、乡村振兴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把文化和旅游创新推动扩散到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积极发挥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带动作用,赋能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对于试点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提升对“文产特派员”的认识。特派员的作用不仅仅是引入项目,更重要的是起到顾问咨询作用,为当地乡镇、村庄发展进行指导,为项目的引入、建设、运营、宣传等各方面当好参谋。

第二,深入研究科学施策,精准滴灌。乡村产业的发展不能只依靠特派员,更要发挥广大市场主体,发挥乡村内外广大中小微企业以及农民自身的力量。

第三,深入挖掘乡土文化,形成各地不同的产品特色,景观风貌,要发挥文化产业对乡村治理,乡风文明的作用,发挥对构建产业生态体系,营造社区文化氛围的作用。

第四,各试点县要对特派员赋能、赋权、赋责,做好配套服务和保障,进一步完善文产特派员的制度体系和政策环境。

同时也想对文产特派员提三点期望

,积极融入乡村,激发乡村内生动力,坚持以农民为主体,有事与农民一起商量,注重对农民的带动和提升。

第二,开展工作时要深入研究乡村实际情况,不能一个模板、一种模式输出,要坚持分类施策,因地制宜,差异化发展。

第三,推动项目建设运营时,要有红线意识,严守生态红线、环保红线、安全红线、廉政红线。

在此,也要感谢中国文化产业协会乡村文化创意专业委员会,以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研究机构和社会组织所做的卓有成效的实践和探索。希望大家再接再厉,深度参与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工作,努力做出更多更好的成绩。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将把“文产特派员”制度作为文化和旅游产业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抓手,会同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服务好试点市县、文产特派员机构和队伍,营造城乡互动、产业融合、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环境。

同志们,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的历史阶段,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是一个新的探索,更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让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携起手来上下同心、真抓实干,在选好人上做文章,育好人上下工夫,用好人上求实效,共同开创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新局面。

预祝本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2023年1月13-14日

信阳市光山县专题调研活动


1月13日至14日,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司长缪沐阳、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院长冯俐及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姜继鼎一行15人,来到信阳市光山县,围绕全县文旅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特派员工作落实情况和 “乡村儿童艺术节”的落地筹办开展专题调研。


640.png
缪沐阳司长一行参观南王岗乡村会客厅暨数字游民基地


2023年3月4日
河南省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大会
3月3日—3月5日,由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作为指导单位的河南省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大会在云台山召开。缪沐阳司长出席会议并讲话。

640 (2).jpg
缪沐阳司长在河南省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大会上讲话
以下是缪沐阳司长在大会上的讲话内容:

同志们、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来到美丽的焦作市修武县,参加“河南省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大会”,首先我谨代表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对活动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既富口袋、又富脑袋的功能作用,去年,文化和旅游部会同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国家开发银行共同出台了《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通过人才、资金、项目、用地等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激发乡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发挥文化和旅游产业对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带动作用。

今年,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工作全面启动。计划在 遴选100个试点县,以推动《意见》提出的重点任务和政策举措在试点地区率先落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试点工作的通知印发以后,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广泛关注, 已涌现出很多优秀实践案例,在去年的深圳文博会期间,我们就集中展示了 14个省区30多个典型案例。

去年,河南省率先开展了以文化产业特派员、文化产业特色乡村为代表的省级试点工作,成立了河南省乡创赋能中心,在济源、光山、栾川、修武等市县积极推广“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推动了当地特色文旅产业发展,如修武的美学经济、光山的乡村儿童艺术节、兰考的民族乐器产业、济源和栾川的民宿产业。

今天,在焦作市修武县举办这个大会,既是河南省全面开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工作的动员部署会,也是阶段性经验交流会和工作现场会,我们邀请了国家相关部委和金融机构的同志参加,希望能共同加强对河南省试点工作的关注、研究和经验总结推广。今后,我们将鼓励各地以不同的形式开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经验交流、政策研讨、产业项目对接活动,推动建设文化产业特派员服务平台,建立常态化的工作交流机制

同志们,我们已迈向共同富裕的新征程,要进一步扎实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工作。要充分发挥文旅产业的综合带动作用,切实调动起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要充分拓展乡村文旅消费新空间,打造新型文旅业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速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深入挖掘提升乡村人文价值,增强乡村审美韵味,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推动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和美乡村,在祖国大地上越来越多的乡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同志们、朋友们,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要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文化和旅游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是我们坚定不移的职责和使命,让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道路上书写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中国故事

,预祝本次会议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联系我们